遂州电子门户
 首页  |  产业要闻  |  地方企业  |  地方院校  |  人才交流  |  研发创新  |  学习园地 
当前位置: 遂州电子产业门户网站>地方企业>合作企业>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>正文
探访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蓝彩电子测试上带班
2022年05月26日  

近日,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测试上带班荣获2022年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。该班组曾在遂宁市“三个十万”劳动竞赛和“定向定量”劳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并获得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2016年荣获全国“安康杯”竞赛活动优胜班组。

▲蓝彩电子生产车间

人员减少约35%,产能提升约30%,人机比降低约20%……啧啧称赞这一系列闪光成绩的同时,我们不禁好奇:这支处于公司产品线末端的112人队伍,到底有何“魔力”,能为公司增产创效作出巨大贡献?

发力科技创新 持续改良生产设备

蓝彩电子成立于2010年,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二、三级管相关应用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先后获得“四川名牌”、“遂宁市市长质量奖”等荣誉。测试上带班主要承担公司二极管、三极管产品的测试、编带工作,也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。

伴随着机器轰鸣声,蓝彩电子测试上带班核心成员、高级工程师黄武,像往常一样来到车间,查看新改进的设备运行情况。

▲蓝彩电子生产车间

在一台设备前,黄武放慢了脚步,“最早我们对产品外观不良的检测,主要依靠摄像头进行识别,识别出来后需要人工抓取,非常影响生产效率。”黄武指着二代改进型设备上正快速运转的“机械手”说,现在的新设备再也不需要人工去抓取,都是自动识别、自动抓取,“以前人机比为1:10,现在为1:12,一名工人最多可操作14台设备”。

生产设备的持续改进源于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,从资金、人力等各方面给予保障。“公司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5%的比例投入技术研发,保证中心对研究开发的资金需求。”蓝彩电子总经理助理喻明伟说,公司拥有各类先进研发、检测及中试设备170余台(套),设备原值高达2000多万元。

▲工作人员开展技术攻关

近年来,公司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累计申请并获得授权百余项知识产权,其中发明专利13项、实用新型133项;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个,承担10余项政府科技项目,其中省部级科技项目5项。

坚持人才优先 打造英才向往之地

改良设备需要技术创新,更需要人才支撑。测试上带班有112人,其中高级技师3人,技师4人,高级工4人。

黄武就是其中一名技术骨干。2016年,黄武入职蓝彩电子,几年来他参与了测试上带班生产设备的升级改进。近年来,公司持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,提倡团队精神,唯才是举、因人而用,最大程度激发团队活力,不断提高技术、管理人员整体素质,“通过一系列培训和激励机制,促进员工成长进步,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,让每个班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提升产量非常快。”蓝彩电子生产部经理杨斌说,公司生产部分为六个班组,负责产品的前、中、末端,测试上带班属于产品生产末端环节,所有员工分为A B班两个班,每个班约50人。

▲蓝彩电子生产车间

生产效率提升使公司产量提升,直接带动公司产值的持续增加。与2020年及2021年同期相比,每年提升约30%产能。销售额今年力争比2021年增加20%。

在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的同时,强化政策激励,制定更积极、更开放、更有效的人才政策,打造英才向往之地,持续引进高级人才。公司从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四川理工学院、西南科技大学等院校和大型电子信息企业,引进各类经验丰富的半导体技术专业人员加盟,现外聘高级顾问博士导师3人、高级工程师4人。

公司还全力优化人才结构,大力培养青年人才。喻明伟说,测试上带班人员组成包含普通员工、一线技术人员、高级工程师、管理人员、品质检验人员,平均年龄30岁左右,是一支特别年轻的队伍,也是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。

上一条:做好设备改造,提升产品品质
已是尾条